大学生发展性辅导研究教育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工作概况 
 工作室简介 
 名师列表 
 研究方向 
 
 
  学科简介
当前位置: 首页>>工作概况>>工作室简介
 
工作室简介

发展性辅导工作室

发展性辅导的提出不仅是学校心理辅导,也是整个心理咨询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发展性辅导的提出标志着心理辅导迈入了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即由重障碍、重矫治的辅导模式转向重发展、重预防的辅导模式,由服务于少数人转向多数人,由少数专业人员从事的工作发展为经过培训后,众多教育、心理、医务、社会工作者可以参与的活动,由障碍性内容为主转向发展性内容为主,由消除心理障碍为目的转向促进心理发展为目的,从而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心理辅导,并为心理辅导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一、发展性辅导的内涵

(一)发展性辅导的主要对象

发展性观点应用于辅导是基于一种前提──所有个体或学生在其一生各阶段皆需要辅导。发展性辅导是针对一般常态心理者而言的,其辅导对象心理基本健康,无明显的心理冲突,能基本适应环境。因此,发展性辅导也就基于这样一个基本信念:辅导为所有学生所有,辅导目标在于促进个体最大的发展。

发展性辅导承认,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冲突。为协助学生成功地解决这些冲突,学校必须在其发展的关键阶段,主动提供学生与其阶段性有关的职业、社会、情感、人格等各种学习经验,以使学生学习并达成该阶段的发展任务,使学生熟练运用已习得的经验、技巧去解决所面临的各种问题。

(二)发展性辅导的性质与特征

发展性辅导虽然强调辅导的发展性和教育性,但也不忽视矫治性和预防性工作。平时学校向学生提供与本阶段发展任务有关的各种辅导,一旦学生出现问题,以发展为取向的辅导除了做好矫治工作外,同时还设法消除引发问题的各种因素及设法增进学生相应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性辅导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针对学生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所面临的任务、矛盾和个别差异,开展相应的辅导活动,从而使个体具备与阶段相适应的经验和问题解决能力。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下面四个维度来理解发展性辅导的性质。

一是消极—积极。从世界心理卫生运动的发展史来看,人们对于心理健康的认识及行动,主要经历了治疗—预防—发展的过程,也就是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并逐渐向提高心理素质、促进个性发展的发展模式转变。这使心理卫生工作由集中在个体心理的不健康一面的消极势态向对个体心理的健康一面关注的积极势态转变。心理辅导工作是在心理卫生工作这个大背景下进行的,理应从观念上由消极的防治向积极的适应、发展方面演进。目前,许多学校都开始涉足心理辅导工作,但基本上还停留在开展一般的心理咨询活动或心理辅导活动的层面,这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要从发展性辅导的观点出发,以积极的、发展的眼光去看学生,这是今后辅导工作的一个基本观念。

二是适应—发展。心理辅导的重点由适应性向发展性推进,这是心理健康发展标准提出的结果,也是当代学校教育发展的要求使然。西方学校传统的辅导主要着眼于矫治的层面,为少数有学习困难、适应障碍、退缩行为以及有暴力倾向等问题的学生提供服务,帮助他们消除异常的心理和行为,以适应环境。这已与当代学校发展性辅导工作的促进人的发展的目标不相适应。当代学校心理辅导应积极向发展性层面推进,即辅导应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包括健全的人格和心理适应能力的发展,使之提高自尊心,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发展社交能力,充分发挥各种潜能。因此,有人把学校心理辅导的目标分为短期、中期和终极目标,即把矫正学生偏差行为和消除心理问题作为短期目标;把培养学生正确的自我观、自主性、学习能力和社交生活适应力,以及建立适当生活方式作为中期目标;把促进学生自我完善,使个人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作为辅导的终极目标。这种看法正是赞同了把心理辅导工作重心向发展性辅导倾斜的观点,我们认为这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有远见的。

三是个别—团体。马斯洛(A.H.Maslow)把人的社交需要看作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要。他认为,假如一个人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获得了满足,他就会产生一种爱和归属的需要。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希望自己为团体所接纳,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集体性和团体性乃是作为一个具体的、现实的人存在的重要前提。目前,随着发展性辅导的提出,团体辅导在学校心理辅导工作中占据愈来愈重要的位置。在欧美,小组辅导得到大力提倡,有关专家认为,团体辅导比传统的个别辅导更有成效。一是团体辅导由于具有符合学生喜合群、爱模仿、易受团体成员影响、从众性强的特点而受到学生欢迎,也较有成效;二是团体辅导提供了一种特定的社会生活机会,学生可借助团体本身的影响力来学习某种生活经验或改变某种不良行为,并获得团体生活经验;三是能较充分地利用教育资源,解决辅导教师与学生由于人数比例悬殊而造成的顾此失彼的问题。显然,团体辅导更有利于协助学生实现各种发展目标,如学会交朋友,学会表达感情,建立自信,形成某种新行为。当然,提倡团体辅导并不意味着可以取消个别辅导,在学校辅导工作中,两者很多时候可以交替使用以发挥互补功能,但从发展性辅导观点来看,团体辅导由于自身所具有的独特功能,足以让我们投以更多的关注。

四是单一—网络。由于心理健康的社会适应标准和发展标准,决定了心理辅导工作具有极强的社会性与长期性。过去那种单纯由学校独自实施心理辅导的格局,在社会发展日益复杂的当今时代,理应有所变化。因此,积极形成学校、社会、家庭相结合的辅导网络,在加强专业辅导质量的同时还要积极调动非专业人员的参与和支持,不仅是心理辅导工作本身的需要,也是当代西方各国广泛推行的新策略。在欧美,为了保证学生健康的发展,大多数学校在校内外都建立了辅导网络,即在校内建立了辅导主任、辅导教师、社会工作者、一般教师和学生干部相结合的辅导网;在校外则建立了由学校专业辅导主任、校外辅导人员、警察、社区官员以及家长组成的辅导网,共同为学生提供服务。这种建立校内外辅导一体化网络的做法,值得我们在今后的辅导工作中借鉴和学习。

由此看来,发展性辅导有五个明显的特征。

其一,在辅导目标上强调心理潜能的开发和人格的完善,而不仅仅停留在障碍的消除与危机的处理上。一改以往心理辅导工作过多地集中在个体心理不健康的一面,而对人的心理健康的一面关心不够的做法,重视发挥人的潜能。

其二,辅导内容体系的构建体现人本主义潜能论。在辅导内容体系构建上,以学习辅导为例,一改以往以行为主义学习论作为构建学习辅导内容体系的主要理论依据转变到以认知心理学、人本主义学习观作为其主要理论依据,体现了学习辅导的一种发展趋势。

其三,以前摄性干预为主,反应性干预为辅。改掉以往以矫治为主的做法,重视防患于未然。反应性干预是当学生发生问题之后学校心理辅导工作者作出的反应、采取的对策。而前摄性干预是在预测问题发生之前,设法增进完成相应阶段的发展任务,以预防问题的产生。尽管国外实际进行的学校心理服务大量是反应性的,而且包括我国在内的教育系统的工作在性质上大多也是反应性的,然而毕竟防患于未然的前摄性干预无论从人力、财力的投入还是从干预的效率来看,它是更加理想的工作目标。另外,它的干预是以任务目标的形式提出的而不是以矫治性问题的形式提出的,甚至有时仅仅以活动的形式出现,而把发展问题的解决暗含于其中,侧重于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验、感悟。

其四,评估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标准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即心理品质是否发展,心理潜能是否得到有效开发。

其五,发展性辅导为全体学生所拥有,它的对象是全体学生。

(三)发展性辅导的功能

目前,国内学者一般都认为心理辅导具有以下四项功能:一是激励辅导对象调整解决自身心理问题的能力结构,只有从信念和动力结构方面树立起辅导对象的主体意识,从总体上培养其健康的人格结构,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心理问题;二是帮助辅导对象纠正对自身内部心理状态以及对外部社会环境的不恰当认知,这是解决心理问题的一个关键因素;三是为辅导对象实现更高的人生目标设计和提供最佳行为策略;四是通过心理辅导,指导个体预防潜在的心理问题。笔者认为这个描述基本上概括了发展性辅导的基本功能,尤其是第一、第三两项功能充分体现了发展性辅导以“努力排除正常发展障碍,帮助学生实现最佳发展”为主要宗旨的理念。

发展性辅导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布洛克尔(D.Blocker)在《发展性辅导》一书中也指出,发展性辅导关心的是正常个体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任务和应对策略,尤其重视智力、潜能的开发和各种经验的运用,以及各种心理冲突和危机的早期预防和干预,以便帮助个体顺利完成不同发展阶段的任务。因此,我们认为发展性辅导的功能可以概括为:(1)预防潜在的心理问题;(2)帮助学生达成相应阶段的发展任务;(3)健全学生人格结构;(4)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生涯规划,开发潜能。

 
 
 网站地图 | 返回首页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bt365网址